新闻信息

news information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信息 > 学院新闻

四川大学iGEM竞赛队再创历史最佳成绩——跻身全球前十,并斩获最佳项目奖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5日 浏览量 :40


2025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总决赛于10月31日在法国巴黎落幕,四川大学SCU-China代表队取得历史性突破!团队不仅荣获金奖,更在两大核心赛道双双告捷:其一,在与剑桥、牛津、耶鲁、斯坦福等世界顶尖学府的激烈角逐中,成功跻身本科生组全球前十;其二,于竞争更为激烈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队伍合并评奖赛道中,一举斩获“最佳生物修复项目”(Best Bioremediation Project)赛道最佳项目奖,并荣获“最佳新型组合部件”(Best New Composite Part)提名,最终创下SCU-China建队14年以来的最佳成绩。

       


跻身世界顶尖梯队,单项奖含金量十足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受关注的国际性学术竞赛,被誉为“合成生物学世锦赛”。本届大赛吸引了全球400余支队伍参赛。“本科生组全球前10”是大赛评委基于项目原创性、完成度、社会实践与现场展示等多维度的综合评分评选而出。能够跻身其中,标志着我校本科生团队的综合实力与完成质量已达到全球顶尖水平。

不仅如此,团队斩获的“最佳生物修复项目奖”是在与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54支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队伍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以赛道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斩获该奖。这一奖项极具含金量,是对项目解决至关重要环境问题的创新、可靠且安全解决方案的全面认可。

                           


跨学科团队精诚合作,强大师资保驾护航

2025年度SCU-China团队由6个二级单位的27名优秀本科生组成。她们分别来自437必赢会员中心、吴玉章学院、华西药学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艺术学院、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强大的指导教师团队与学校和学院的鼎力支持。团队负责人一直由437必赢会员中心张年辉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包括刘科教授、赵建教授、曹洋教授、童英副教授、吴传芳副教授、刘志斌副教授、李佛生博士、何韵云博士。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王海燕、赵建、刘科、曹洋、吴传芳、刘志斌等老师在课题设计与修改上给予了关键指导;王海燕老师还在实验环节提供了针对性帮助;徐恒和赵建老师协助团队完成了与企业的对接;解丽芳、韩青和王甜老师在队伍管理与实验设备使用上提供了坚实保障;徐雅、何韵云、唐霞和黄艳四位辅导员老师在团队组织建设上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最终,由张年辉副教授带领5位队员组成的决赛团队,赴法国完成了决赛展示与答辩。

                           


项目核心:构建“TasAnchor”全细胞固定化平台,破解工程菌实际应用难题

本届团队的参赛项目为“TasAnchor”,精准聚焦于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长期核心挑战——工程菌在实际应用中易流失、导致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团队创新性地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内源生物膜蛋白TasA,将其重塑为一种高效的“分子锚”,使工程菌能够牢固地黏附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填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将平台升级为一个集镉离子 “感应-吸附-回收” 功能于一体的全流程工作站,实现了对重金属污染水的闭环治理。项目还设计了一套基于群体感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机制,能有效防止工程菌的环境泄漏,确保了技术的环境友好性与安全性。该平台展现出强大的模块化潜力,未来可通过替换不同的功能蛋白,广泛应用于多种污水处理场景,不仅为合成生物学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供了创新性的“川大方案”,更展现了该方案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巨大潜力。

                           


深耕社会实践,以“顶天立地”研究回应现实需求

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离不开扎实的“人类实践(Human Practice)”。备赛期间,团队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一方面深入美富特环保集团、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并走访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从产业需求和宏观政策层面深化对课题的理解,让研究扎根于中国大地;另一方面,团队通过举办“四川大学微生物应用设计大赛”、前往中小学开展科普宣讲等活动,将前沿科学知识反哺社会,积极传播合成生物学火种,实现了科研探索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这些活动培养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了队员的使命感,为培养做“顶天立地”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奠定了基础。

                           


传承中创新,支持铸就坚实后盾

四川大学iGEM协会成立于2012年,是学院“以赛促培,追求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杰出范例。此次历史性突破,离不开四川大学和437必赢会员中心在政策引导、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上的大力支持。学院多年来积极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鼓励学生挑战前沿科学问题,并在项目经费、实验条件等方面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团队心无旁骛地投身研发与竞赛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次SCU-China在2025年iGEM赛场上的历史性成就,不仅是一次国际竞赛的胜利,更生动展现了四川大学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雄厚实力与一流水平,是学校“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硕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SCU-China团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合成生物学的无限可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Baidu
sogou